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株高达2.2米!中科院推出高产水稻新种质“巨型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巨型稻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株高中科种质水稻育种团队16日宣布,历经十余年研究,达米稻新团队日前培育出超高产优质“巨型稻”:株高可达2.2米、院推亩产可达800千克以上、出高产水具有高产、巨型稻抗倒伏、株高中科种质抗病虫害、达米稻新耐淹涝等特点。院推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DNA指纹检测,出高产水以及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6k水稻SNP基因芯片指纹图谱检测,巨型稻确认“巨型稻”是株高中科种质一种水稻新种质材料。

  据夏新界介绍,达米稻新这种“巨型稻”光合效率高,院推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出高产水平均有效分蘖40个,单穂最高实粒数达500多粒,单季产量可超过800千克/亩。

  记者了解到,“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突变体诱导、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种质材料。其具有突出的高产、强抗等显著优势。“巨型稻”茎秆粗壮,直径可达18.5毫米,叶片蜡质和角质层厚,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

  在湖南长沙郊区的试验田现场,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新种质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未来还需要努力提高收获指数。”

  当前,我国普遍面临农村劳动力短缺、水稻种植“增产不增收”,早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的局面。“‘巨型稻’株形高大、稀植、生育期长、叶茂且冠层高、淹水深度大,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适宜种-养结合的优势。”夏新界告诉记者。

  为充分利用“巨型稻”这一特殊优势,提升稻田生产经济效益,2017年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采用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与现有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亦提高一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全部产品实现绿色、优质化,亩均纯收入超过万元。

分享到: